close

趨勢觀察家發現,許多沒什麼時間在家的工作狂,反而把家裡佈置得像度假旅館一樣舒適,人們其實渴望在繁忙的一天過後,回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家,家就能提供最舒適與最溫暖的貼心感覺。
  無論你是四海為家還是時常搬家,又或者因為工作緣故必須旅居異鄉,這本書提供了各式各樣的秘訣,要你在任何環境,都能創造一個真正安頓身心靈的避風港,進而創造與實踐屬於我們個人的生命意義。

  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,我們總是需要一個安全的避風港來為我們遮風擋雨,而在內心最深處也總希望著,那個稱之為""的地方,可以為我們撫平心靈上的創傷,能讓我們暫時從繁忙的生活壓力中逃離。
  家之於人類的意義重大,要把它佈置的美觀可能不難,市面上已經有許多裝潢主題的書或雜誌,但要如何能夠把家佈置的真正舒適有風格,創新中又能有自己的味道還不落俗套,高深學問就在其中了。
  這本書要提供給讀者的除了居家佈置的實用好方法外,還有各種我們不知道或壓根沒想過的關於家的創新想法或定義,從「心」或從「新」建構你我對於家的概念!幸福的生活來自舒適的家。家的重要性,僅次於健康的身體及人的良心美國連環漫畫家席德尼史密斯(Sidney Smith,1877-1935)

   《綠野仙蹤》(The Wiazrd of Oz)裡有這麼一幕:當桃樂絲發現,只要將紅色拖鞋的鞋後跟碰在一起,口中同時念著「還是家最好」這句話,她就能夠回到堪薩斯州的家鄉。這句話其實道出了每個人愛家的心聲。房子雖然是用磚塊和水泥砌成的,但家卻是用「愛」築成的
  很多歐洲人和北美人用「房子」(house)這個詞,來稱呼「家」這個住所,可是家就不一定是房子了。家,對於長途跋涉狩獵的依努義族人(Inuit)來說,是圓屋頂的小屋,一間用結凍的雪塊蓋成的暫時住所。家也可以是輕便的小屋,就像沙漠中游牧人的羊毛帳棚,或蒙古牧人用毛氈搭成的蒙古包。印地安遊牧民族則聚居在茅草蓋成的小屋,但每逢遠征探險時,就住在可摺疊的圓錐形帳棚裡。
  維京海盜、航海探險家、水手和捕鯨者長期在船上居住及工作。船屋則是船民的固定居住地。中國的船員和祖先們會在舢舨的木造船上工作,定期往返於河流與運河間,以船為家,也在船上做生意。運貨馬車則是西部拓荒者的流動住家。有些房子是固定式的,例如堡壘就是用石頭或樹木圍起來的,但城堡比堡壘更精良,有時會用護城河將其環繞起來,用意就在讓訪客對城堡主人的財富、權勢和社會地位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  早在伐木工人住在木屋前,木屋便一直是中世紀俄國人及瑞典人的家。樵夫們在廣大的森林裡砍取木材,將一塊接一塊原木疊成堆,並用泥漿、苔蘚和灰泥將它密封起來,而新英格蘭的鹽盒式房屋即源自歐洲農夫的住所。

 家之定義
  千禧年過後,我們對於家的定義依舊不變。人們總是需要一個安全的避風港來為我們遮風擋雨,然而僅有保暖功能已經不夠了。我們希望我們稱之為「家」的地方,可以為我們撫平心靈創傷,且能替我們的內在與外在生活提供一個隱密而私人的安全環境。家應該是一個溫暖的避風港,能讓我們逃離繁忙的生活壓力,與親友相聚。不論是一棟房子或公寓、農舍或城堡,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家是一個供給住宿及休息的舒適環境。

 處處為家
  趨勢觀察家發現,許多沒什麼時間待在家的工作狂,反而把家裡佈置得像五星級旅館一般舒適,不但有聲控燈、長毛絨地毯,還有按摩室。多數人期望能在繁忙的一天後,回到自己溫暖的家,感覺就像在度假區度假一樣。由於此種態度的轉變,預測家認為人們將對居住環境的舒適度越來越重視,諸如游泳池、按摩浴池、男主人/女主人獨立的浴室、私人健身房等,讓人一年到頭都覺得倍受呵護。
  家除了是溫暖舒適的避風港外,我們也希望自己的房子能夠表現個人的品味、興趣與性格。然而真正令人滿意的家多半是注重多重感官的,視覺最佔優勢,但人們對於家具的質感越來越講究,例如粗糙的毛毯和皮製沙發的差異。大家都喜歡聽舒服的聲音,像是風鈴的叮叮聲,噴泉的流水聲,和落地式大擺鐘所發出的滴答聲。
  化學清潔劑和亮光劑的味道已經被天然的薰衣草、柑橘屬植物和蜜蠟所取代,這幾種東西有自然的香味,洗淨力強,而且對人體和環境無害。隨著時代的演進,人們勇於回顧過去,擷取先人智慧加以發展,就像是中國具有三千年歷史的屋宅配置方式:風水。
  每個人都想要一個結合美感、實用性、個人品味、以及舒適性的家,古老的定律已被取代,只要看起來不錯,符合個人需求和使人覺得舒服的地方即可稱為家。
  美國暢銷作家路易斯˙賴摩爾(Louis L\’Amour)曾說過,建一棟房子是一回事,要讓它成為一個溫暖的家又是另外一回事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yun721 的頭像
    yun721

    DISCOVER 朱愛妮 BLOG

    yun7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